本报讯武汉大学积极落实用邓小平理论教育武装青年学生,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贯穿“两课”教学的新特色,摸索出“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子。
该校于1996年编写出涵盖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革命史》、《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形势政策教育》等教材和课程中贯穿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促进了“邓小平理论”学科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围绕贯彻邓小平理论这一中心思想,学校加大了开设政治理论选修课的力度,形成了“必修课、指选课、专题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为了加强“两课”教学,武汉大学注重加强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以科研促教学。学校于1994年6月成立“武汉大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1996年成立“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并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充实到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活动中。组织专家和老师开办专题讲座,向全校师生宣讲报告150多场次,在校外向省市机关领导干部宣讲报告50多场次。政治理论教师出版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专著、教材1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
武大领导认为,邓小平理论不仅要进课堂,更要化为青年学生学习理论的自觉行动。为此,他们开展了“初级阶段与历史使命”、“知识经济与大学生成才”、“走近邓小平”的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与改革开放同行”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把党校、团校、班会以及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当作学生课外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截至1997年末,全校20个院系全部成立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研究分会,全校284个本科班分别成立了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形成了校、院、班一体化的全校性邓小平理论的学习高潮。
目前,该校正在积极加大“两课”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制订出《武汉大学〈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组建了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邓小平理论教研室,努力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工作再上新台阶。